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培训>详细内容

匹配高效课堂的能力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5-01-04 16:11:38 浏览次数: 【字体:
匹配高效课堂的能力
□ 占妃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课题。然而,时至今日,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信息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占统治地位。因此,打破低效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推进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高效课堂会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应该使自身能力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这种能力的提升,有些依靠课堂的培养,也有些依靠教师的引导。

自学习惯。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学会和会学:学会只是获得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学习是被动、低效的;会学则是在学会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这是自主的、高效的。高效课堂的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预习,而是要求学生在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高效自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指导方法等环节,让学生好奇、质疑、思考。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效课堂,一定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学习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创新意识。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过程起源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以任务驱动指引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发现原有发展水平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新生成的问题、隐含的问题、能力方法的缺陷等,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发展创新思维的动力。高效课堂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让他们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能力养成的前提是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筛选诸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努力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还要培养他们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执着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学生处在这种问题氛围中学习,自然会形成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也得以形成。

协作精神。高效课堂的“高效”意味着把课堂资源开发至最大化。学生就是最重要的课堂资源,学生的协作能力可以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小组合作学习包括合作分工学习、讨论学习、交流学习等方面。有效的小组合作,不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比如,在展示环节,讲求的是小组内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互动合作、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等合作。通过学生自主建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自学、群学、展示、检测中暴露和生成的问题,会在博采众长、开拓视野中分享智慧,逐步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潜能。

实践能力。高效课堂应重视拓宽思维,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和多层次探索,进而提升思维品质,形成思维品格。在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深度探究、综合实践的机会,将他们的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有机结合,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与生活中,转化为实际能力。为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学校还应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

——摘自《中国教师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