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培训>详细内容

聊聊“懒”课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5-01-04 16:11:37 浏览次数: 【字体:

聊聊“懒”课

本期话题:课堂高效的秘密是什么?

  编者按 “另类”教师李成良被省教研员“发现”时,已是一位校长,管着一所拥有近2000名学生的大学校。他仍坚持教一个班的数学课,上课不带课本,也没有书面教案,很少甚至不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学生成绩还特别好。他笑称自己是“懒”校长、“懒”教师。从教近30年,他的学生参加过10次学段过关检测,合格率都在98%以上,其中有6次达到了100%,优秀率也不低。

  一个从来不想“偷懒”的人,是永远都不会变得聪明的。因为,“偷懒”,其实是智力活动的强大动力。

  很多人做了一辈子教师,重复的只是一种了无生趣的教学模式,自己没精打采,学生如坐针毡;自己身心疲乏,教学质量却平平淡淡——他们把智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

  “偷懒”,不是简单地“偷工减料”,而是对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是专业的纯熟,是对教学真理的体悟和运用。

  透过这一草根性经验,我们看到的会是什么呢?有没有教育大家的影子?有没有著名理论的折射?有没有新的突破?

  答案在您的读后感里。

  讲述

  ● 李成良

  如果我这个校长很忙,老师们也很忙,那么,我就不是一个好校长。

  如果我这个老师很忙,学生们也很忙,那么,我就不是一个好老师。

  为了争做一位好的数学老师,我追求“懒”课境界。“懒”课“懒”在哪里呢?核心就是备课“懒”和上课“懒”,在“懒”中追寻数学课堂的扎实高效。

  备课好比和面,关键是要和“透”

  备课怎么“懒”呢?我懒的是不写书面教案,但对教材却备熟备透,烂熟于心。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亲自擀面的经历?做好手擀面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和面”,“和面”最关键的就是要和“透”。上翻下倒,左搅右拌,直捣中央,久而透。备课好比和面,和面不透,吃面不韧,口感不佳;同样,备课不精不透,上课效率就不高。

  在备课前要做好两项准备工作,才可以提高数学课的备课质量。最主要的是要“吃透两头”:

  一是要吃透教材。只要你心中有教材,“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课程改革,不管怎么改,大体的知识点永远都改不了。以不变应万变,永远是一大高招。

  我们浙江东阳的民居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斗拱,不用一个铁钉,利用各个榫头卡接,通过凹凸槽阴阳对接,横向与纵向相互咬合,相互牵制,使得它们(斗拱的构件组成)牢固地形成一体。斗拱在力学上将单点支撑变成了多点支撑,将受力分解到木头的各个支点,保证了结构上的安全。其实我们研究教材也是如此,必须做好知识链接,环环相扣,搭建知识模块。

  现实中,许多老师却在为备课而备课,为检查而备课。他们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有的甚至是抄教案。就像做斗拱,只是用钉子把木头钉在一起,却并不能受力。少了知识链的无缝链接,要上出高效的数学课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何搭好教材知识的“斗拱”呢?

  其一,熟背每一本数学教科书。最好是每一册教材都能背出来。为什么呢?记得我在巍山中学上学时,我的物理老师上课从来不带教材,就拿一支粉笔,但他上的课生动简洁,通俗易懂,作业少负担也轻,学生成绩却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那时我们就觉得物理老师很了不起。1980年我师范毕业,学校安排我担任数学专职教师,我就找齐了小学的10册教材(当时是五年制的),花了两年时间将其全部背熟。在背教材的过程中,我对小学阶段各块知识的前因后果都一清二楚。这对我们梳理知识的帮助很大,特别是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就不会出现“错位”。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对哪一道例题在第几册第几页都能对答如流。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围绕教材转,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及来龙去脉。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背熟全部教材,理清编者思路,明确研究方向,重组自我教材,搭建知识模块,这样才有系统性,才可以“偷懒”。虽然我们的教材几经修订,但是我们也要反思这样安排是否最适合自己上课,是否最适合“我”的学生。特别是推行新课程以后,更应比较新旧教材的优缺点,抓住数学的本质去备课。说简单一点,课程怎么改,总是离不开计算、应用题和几何形体等数学基本知识结构。

  其二,熟做每一道习题。最好把练习中的全部题目熟透。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因为练习中的每一道习题,都是经过编者精选的,都是有编者意图的。你只有弄清编者意图,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时就不会偏离重点,同时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组,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练习,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在我近30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背教材、做习题对我的帮助很大。我现在担任有着36个班级、90多位教职员工的学校校长,日常事务不少。在上课时间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我有时就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如:浙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中,分数乘除应用题是按照“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例1、例2用乘法算——例3、例4用除法算”的顺序编排的。我认为这样编排不合理,容易造成学生负迁移。在教学中,我把例1、例3合并成1个例题,把例2、例4合并成1个例题。熟做每一道练习题,我们就可以尽量做到“错在心中”,更有利于预设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背熟教材,做熟习题,让我真正胸有成竹。

  二是要吃透学生。孙武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要做好家访,与家长沟通,为孩子的学习共同出谋划策;要注重平时观察,及时了解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及时反思、分析,多问自己,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要注重课堂提问,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哪些学生该提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提什么样的问题,他能回答什么问题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心里都要非常清楚。我从不像有的老师那样,看谁的手举得高、举得多,或谁坐得端正、谁在走神而进行奖励性或惩罚性的提问。提问的目的必须明确。在课堂中应经常提问学困生,追问:“有意见请举手”、“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不明白的请举手”、“和他不一样的请举手”……也许你只要听一堂课,就会认识我班里的几位“明星”学生。我叫起来发言的学生都是支支吾吾的,往往只能说上一点点,或者干脆说不上来;叫到黑板前板演解题过程,会经常出错,或者只能做对一两步。不管他们举不举手,我总是请他们发言、板演,而这几位“明星”学生呢,高高兴兴地来,高高兴兴地回,及时“纠错”,及时明理。班里的其他学生,对我这种“开小灶”行为,都没意见。因为我初次见面时就说了,我们是一个集体,只有每一位同学都懂了、会了,我们整个班的数学学习才算过关了。我想这就是对学生最朴实的爱。再比如,要关注作业批改,从作业、小测试中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反馈信息,进一步知晓学生到底学到什么程度。我还喜欢与生同乐。现在的孩子兴趣非常广泛,知识面越来越广,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不喜欢看到老是板着脸上课的老师,更喜欢和他们一起休闲的伙伴。我本身兴趣较广,像象棋、篮球等体育类项目玩得还是不错的。最近几天,三年多前毕业的一位学生2007年初中毕业了,其家长告诉我:“我家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还是李校长,李校长教数学的时候没有课外作业,他最开心了。课外时间会跟孩子下棋,感到李校长数学很厉害,下棋也很厉害。我的孩子只有在李校长教数学的时候得过满分。”2007年,一位学生在毕业前写给我的一封信中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和他们一起打篮球,用投篮的结果来一起编分数应用题,一起改变条件,一起解数学题。

心中有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要着重分析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难点和学生的心态来确定教学难点。

  熟背每一册教材,熟做每一道习题,熟记每一个学生,才是真的准备透了。备课备透了,我们才可以“懒”备课,为上“懒”课奠定基础。

  教学要像播种芝麻一样,踩得实实的才好

  我上课偷懒的地方,是不带教材,没有浮华的多媒体,没有华丽的精彩语言,没有过多的作业,更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凭的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还有心中一套完整系统的自我教材。

  我崇尚一个“实”字。童年时,妈妈带我去播种芝麻。撒了芝麻,铺了灰,盖了土后,要我踩过去,特别叮嘱了一句:“踩得实实的才好。”只有在播种的时候踩实了,在收获的时候才能是丰产的。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踩”得实实的,学生的成绩才会令人满意。

  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新课程,并非要完全抛弃传统的课堂结构,而是要求我们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革与优化。

  我对每一节课的总体要求是:教学目标要简单,教学内容要简化,教学过程要简洁,教学媒体要简易,作业练习要精练,学生双基要扎实,学生思维要灵活。

  为了实现这一总体要求,我提出了“21181”时间结构模式:

  (1)引出问题、接触重点要快(2分钟左右)。坚决去掉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如:片面追求情境创设,片面追求算法多样化,片面追求合作交流、数学活动等。

  (2)引导探索、感悟新知要慢(10分钟左右)。问题的解决要体现“探究”和“原创”。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点拨,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

  (3)实际运用、深化理解要透(10分钟左右)。所谓“透”就是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明白其道理。

  (4)巩固新知、拓展练习要精(8分钟左右)。练习要及时,做到让学生边学、边练、边反馈;习题必须精心挑选,要有层次有针对性,练习内容的设计要紧紧抓住知识的本质、知识的要害。要“条条有用”,“练一得三”。避免“面面俱到”、“贪多求难”的倾向。要尽量避免集中练习,而是把练习穿插于新课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学到哪儿就应练到哪儿。组织练习要坚持“多、变、全”三个原则。“多”是指学生在练习中动脑、动口、动笔的机会及反馈的次数要多;“变”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区别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把握练习时间,变换练习的形式和方法;“全”是指在同样的练习时间里,全体学生能同时练习,积极地自觉活动,使错误及时得到纠正,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

  (5)10分钟的作业时间。这10分钟对我来说,也是一条底线,一般情况下不突破。前5分钟是我个别辅导学困生的时间。可以说,我的转差工作是在课堂内完成的,把补差工作分解到了每一堂课。所以,有老师说:“李校长总是‘课中补课’,当堂作业当堂完成。”

  练习复习要像裤子和筷子那样简单灵巧

  不知道大家了解我们中国传统的裤子吗?就是两个裤腿一条带。不论男女、胖瘦、年轻、年老都可以穿,是最简单、最实用也是最灵巧的,就是少了些时髦。还有中国传统的进食工具——筷子,两根小棒,简单实用,比那些复杂的刀叉什么的灵巧多了。

  我们在上练习课和复习课时,特别不能做啊做,考啊考。不仅要“实”,更要从简单出发,注重一个“巧”字。我提倡“一题一课,一课多题”——一节数学课做一道题目,以一道题为例子讲解、变化、延伸、拓展,通过师生互动、探讨、尝试、修正,最后真正学到的是很多题的知识。这实际上就是系统的知识整理、归类、扩展过程,对于学困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对于优秀生来说还能领悟到老师的逻辑和思维过程。

  刚到东阳五小时,很多老师问我:李校长,很少看见你在批改学生作业,有什么诀窍吗?我说你只要多听我几堂课就明白了,并不是我不在批改作业,而是大多数学生的作业在课堂内面批了,只留少数的作业在课间批改。

  1980年,我在乡下当老师,教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一开始也给学生布置很多课外作业,学生做得很苦,自己改得也很苦。而且,很多农村孩子放学回家要帮父母干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做作业,课外作业质量和效果都很差。那时我就想,能不能让学生少做一点课外作业。开始当然也不放心,但我尽量让学生在学校里做完作业。据我的观察,学生在老师监督和指导下完成作业,效率比较高。学校里20分钟做完的作业,回到家里可能60分钟都做不完。学校里做不出来的题目,可以问老师和同学,回到家里,就没有人可以问了。

  1982年,我同时教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借此搞过一个小实验:一个班,课堂上以我讲为主,作业课外完成;另一个班,边讲边练,课内基本完成作业。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两个班级没有明显差别,边讲边练班的成绩略好一些。有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准备,直接放手让学生去做就可以了。教师需要关注的是班里最差的那三、四名学生,发现不会做或出错了及时给予点拨。这样,优秀学生可以增加练习量,或提高难度。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辅导学困生,在课内补课。从那时起,我对自己的改革有了信心。想通了也就这么回事:学生课内做不出来的作业,表示没有听明白,课外一定也做不出来;课内能做的作业,课外没有必要重复练习。我的结论是:作业课内完成比课外完成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从那以后,一般情况下,我就不布置家庭作业了。也许有的老师会问:家长那头咋交代啊?开始家长也不理解,但家长主要看结果,他们看到我教的学生考试成绩不差,还特别喜欢上数学课,也就没什么意见了。

  在教学中尽量做到“错在心中”,就能防患于未然,绝不要“亡羊补牢”。这样做既省时,效果又好。在每学期的期末测评中,与其他班级相比,学生成绩还是不错的。我想能做到这一点靠什么呢?靠的就是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对扎实简单课堂的孜孜追求。一句话,靠的就是那丰厚的底气。

  (作者系浙江东阳市吴宁第五小学校长)

--摘自《人民教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