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已寒 研正暖 ——记吴中区迎春中学“弘中悦读·大概念教学”教师读书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2 14:47:15 浏览次数: 【字体:

冬已寒 研正暖

——记吴中区迎春中学“弘中悦读·大概念教学”教师读书活动

(语文教研组篇)

本学期我组以“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4+’互动课堂教学评议”为主题,以《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为理论指导,依托于王凡老师的《循失意人生 探诗豪风骨——刘禹锡群诗阅读》课堂,进行了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循失意人生 探诗豪风骨

在我校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4+’互动课堂教学评议”的主题引领下,王凡老师上了《循失意人生 探诗豪风骨——刘禹锡群诗阅读》公开课。王老师将自己对大概念的理解引入到了课堂上,教学中王老师以刘禹锡的豪情为核心思想,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核心文本,统领了其他几首不同时期的诗歌。整堂课王老师立足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了育人的正确导向;还创设了情境,突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评教学过程 引大概念深研

12月18日,语文教研组读书沙龙活动在会议室举行,语文组老师集体参与了活动,教科室副主任韩璐璐老师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

老师们首先回顾了王凡老师的课堂,然后结合《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谈了对王老师这堂课的看法。一致认为王老师的课堂是一个很好的群诗阅读课例,将纷繁复杂的文本融汇贯穿于一节课中,形成了有系统、有勾连、有层次的阅读体系,激发了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大家表示对课堂、读书本、对大概念都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以后的工作中会继续依标教学,优化“4+”互动课堂。

 




 

教师发言精选

张晓莉:

    自从“大单元”教学概念提出之后,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之间的关系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话题。目前初步的共识是:大单元教学和单篇教学各有价值,不可偏废一面,更不可割裂;没有单元意识的单篇教学和没有单篇支撑的单元教学,都不可取。

那么如何在单元教学中对文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呢?我认为首先要找出核心文本。然后以核心文本为支点,统领辐射多篇文本。选定核心文本是第一步。比如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文本有鲁迅的《故乡》、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很难在《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确定哪一篇是核心文本。我教学时将单元的学习内容分解为“梳理小说情节”“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我将重点放在理解小说主题上。我将《故乡》作为核心文本,通过从文中原句找主旨,概括出方法,小说主旨藏在语言中,关注议论和抒情的句子,小说主旨藏在情节中,关注高潮和结尾。然后进行单元重组,学习九下鲁迅的另一篇小说《孔乙己》,用已得的方法去找主旨,总结出新方法,小说主旨藏在细节中:前后对比的细节、反复出现的细节、震撼人心的细节。接着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

这种串联式的文本处理和教学看上去与传统的“一课一得”教学非常相似,其实并不相同。它是基于单元背景下的分篇对应,这里的“一课一得”是基于单元组合下的“得”。

 

张萍:

    大概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一般以单元为单位,这个单元既可以是教材中的一个自然单元,也可以是围绕大概念教学目标重新组织的新单元,还可以是整合某位作家的群文阅读的小单元。王凡老师的《循诗意人生,探诗豪风骨》一课,整合了刘禹锡的多篇诗文,《陋室铭》、《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咏老见示》、《杂曲歌词 浪淘沙》,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核心文本,辐射多篇诗文,群诗文阅读把大单元教学和4+互动课堂有机融合。

大概念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辨思维。王凡老师这堂课,设置了“有无自弃”和“超越不弃”的环节,引导学生在是与否之间思考,通过交流撞击出学生思维的火花,提升了学生的思辨性。

大单元教学还要求由课内学习迁移到课外。王凡老师这堂课在对刘禹锡一生遭遇的分析中,得出了刘禹锡在失意人生中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对学生遭遇挫折后的人生态度也有积极的影响。

 

                                                 文字、图片:语文教研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