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心理健康>详细内容

如何引导孩子迅速适应初中生活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02 09:20:21 浏览次数: 【字体:

家长怎样引导孩子如何快速的适应初中生活,希望这些建议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 初中学科门类增多,量大面广难度上升,易产生畏难情绪

进入初中,考试学科由三门增到十门,教师增到十几个,书变厚了,作业多了。新鲜感很快就会被“沉重的课业负担”代替,部分孩子手忙脚乱应付不来。

为此,开学前和孩子聊聊初中阶段的学习特点和基本方法。

1.学会把多学科的学习安排得有条理,学会做每日、每周的学习计划,按计划完成作业以及预习、复习任务,忙而不乱、提高效率。

2.基本学习方法可以归纳为四个先后和四个会学:

四个先后: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落笔;先融汇,后总结。

四个学会:会听讲,会记笔记;会计划,会分配时间;会质疑,会举一反三;会积累,会反思。

曾经我带的班长介绍学习经验时说,一般每天晚上她会先复习语数英学科,再做作业,周末集中精力复习其余学科,写完作业,再做简单的预习,这些都是不错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值得家长引导孩子学习并坚持。请教老师、找亲友、问同学、查看相关书籍等也是寻找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好办法。

3.增加学习时间,控制孩子看电视和手机的时间。少玩电子游戏、少上网聊天,做到娱乐交际适量和少量,毕竟从初中阶段开始,学业的时间必须要优先保障,否则学习成绩差距将会拉大。

4.家长不能性急,不要只看是否考入了前几名,制定目标、鼓励孩子恒久地努力,一步一个台阶,笑在最后,才笑得最美。

二、面对新型的人际关系易产生焦虑情绪

1.初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识增强,依赖性减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同伴需求增强、师长需求减弱,容易产生同伴交友心理。

(3)心理封闭增加,心灵开放减弱,容易产生自我封闭心理。

进入初中后,在校时间多了,在家时间少了;“诸侯争霸”、“山外青山楼外楼”、“独处时间多了”,这种寂寞感、挫败感、失落感带来的不适与焦虑在开学第一周后尤为明显。孩子大多只从自己的角度和体验看待问题,只要发生矛盾,大部分孩子一般会指责对方,很少发现自己的问题,开学后1个月由于新奇心理的作用会和家长交流较多,新鲜感一过由于闭锁心理的作用,和家长交流的内容会越来越少。

有些孩子善说,我们就学会倾听,有些孩子不喜欢主动说,家长可以这样问孩子:

今天快乐吗?班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怎么样?为班级做了哪些有益的事?今天老师讲了哪些新课?老师提了哪些要求?作业都按时完成了吗?最近学习成绩怎样?等等。

2.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

(1)同伴交往:

作为家长要了解孩子愿意和谁交往?好朋友是谁?有哪些交往困惑?孩子是否孤独不快?有没有给孩子适度的交往空间。即使发现孩子的好朋友有不良行为?家长们也不要着急,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多发现好朋友身上的优点,少找或忽略缺点。关注什么收获什么,只有多去发现优点学习优点,才会不断成长、不断完善,学会宽容别人。新生阶段,对老友的怀旧,对新友的好奇,周末会出现交友的高潮,家长要调控好学业和休息玩耍时间的安排,避免周一返校作业完不成的情况。

(2)青春期异性交往:

告诉孩子异性交往的原则:要光明磊落;多参与集体活动;对异性和同性交往要有所不同。

(3)师生交往:

孩子与教师相处大致三种类型:1.无所顾忌型,苦乐都和老师交流。2.畏惧害羞型,怕与老师交流。3.若即若离型。其中畏惧害羞型会与老师存在交往障碍。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自信、真诚、礼貌、大胆的与老师交流,可以重新获得一种心理依赖。这样就可以缓解和消除焦虑,并及时解除可能的误会。

三、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是适应力最好的百宝箱

1.学会接纳

孩子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有自己的理想愿望、选择判断、兴趣爱好,尤其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只有从内心尊重孩子,克服家长的权威与骄傲,减少因逆反心理造成的教育失误。父母要做的是承认差异,发现自己孩子的特长,提出适宜孩子的发展要求。接纳孩子、宽容孩子、给孩子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2.学会倾听

了解孩子的方式很多,如观察、倾听、谈话、写信等,这一切都离不开时间做保证。不仅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精神需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想些什么?为什么这样想?做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给孩子以心理支持。

3.换位思考

孩子的世界多是单纯的、简单的、感性的、理想的、片面的、热情的、冲动的、盲目的,有时显得缺理性、不现实、少思考,当遇到问题时,家长的情绪一定要稳定冷静,心平气和,若先站在孩子幼稚的、感性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合理性,再用成人的理性思考对不合理成分加以正确引导,才有可能受到较好的效果。

4.有效沟通

对孩子多说鼓励的话,因为人最深的禀赋是得到人的肯定与鼓励。

要避免重复唠叨,话经过思考以后再说。选择最佳的交流时间、交流话题、交流方式,达到最佳的交流目的。

作为家长要及时关注老师在班级群发布的消息,如果有问题、有困惑及时和老师留言交流,家长见到教师可以这样问:平时表现怎么样?课堂听课怎么样?作业完成情况如何?学习成绩如何?与同学关系如何?我如何配合老师督促、辅导孩子的学习?

要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对于老师反馈的孩子问题,要重视及时询问,分析辨别、该引导引导,该纠正就纠正,只有这样家校紧密配合,我们的孩子才会迅速的适应初一新生活,为初中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作为家长要积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与孩子加强沟通,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了解初一孩子的心理特点,为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引导,使得孩子快速地适应初中生活。

                                                                                                                                                                               (摘自网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