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心理健康>详细内容

[心理小知识]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12 14:1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些知觉障碍,影响着我们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你了解这些知觉障碍造成的心理效应吗?知道了这些,你的人际关系会更好哦!


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指根据第一印象来判断对方的人品、学识、才能。仅凭第一印象轻易对人做出判断,容易把一个好的人“看扁了”,或者把一个坏的人“看圆了”。因此,与陌生人初次认识时,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不要以貌取人,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与人交往。

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例如,有的同学平时一贯表现得很好,可最近却做了一件错事,或犯了一点错误,就很容易给别的同学留下很深的负面印象;而有的同学平时表现一般,但一到评优或选班干部时,就着意表现自己,做一点表面文章,以获得一部分同学的好感;也有的同学因为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与好朋友反目成仇,完全不考虑平时的愉快交往以及长期形成的融洽关系。因此,在与人交往时,既要看到最近的表现,又要注意其一贯的作风。

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即将对方的一些特点,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比如说,碰到一个能说会道,就认为能力很强;看到一个人穿着得体,就认为他很有修养。晕轮效应的正效应叫“光环效应”(看到别人身上的一种优点而全盘否定,如以一白遮百丑)、负效应叫“扫帚星效应”或“黑子效应”(因看到别人身上的某一缺点儿否定其优点。)要克服晕轮效应,应注意对一个人做全面的了解。

刻板效应。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的某一类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常常表现为对某一民族、某一职业、某一地区、某一性别或某一年龄段的人的一种固定印象。比如,有的人一听说某人是东北人,就认为其比较直率;一听说某个人是广东人,就认为比较圆滑。其实,这样根据头脑中原有的固定印象来对号入座并不准确。东北人也有圆滑的,广东人也有直性子的,对每个人要具体分析,不要想当然。

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指在人际交往时对别人形成印象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便是投射效应。投射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有人对另一个人怀有敌意,则总感觉对方也对自己怀有仇恨,一举一动似乎都带有挑衅色彩。另一种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特点,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想作弊的学生总感觉别人也在作弊,习惯撒谎的人最不容易相信别人,因为这类人自己在骗人,总以为别人也和他一样在骗人。

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现象。生活中,当听到一些人对某个人的看法时,自己也人云亦云。其实,自己对这个并不十分了解,或者大家对这个人都不十分了解,只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而已。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别人的看法只能作为参照,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接触,才能形成自己客观的评价。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